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华佛学网(pufo.com.cn),专业的佛学网站!

进化论 与 如来藏

时间:2020-12-15 17:46 来源:未知 作者:无我 阅读:
    
        近百年来,随着细胞研究成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质疑:占科学主导地位的“进化论”莫非只是一种假说?因为其理论与事实相差太大。
       “进化论误导了整个生物学,同时误导了生理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许多领域,误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它告诉人们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竞争中采取各种手段发展自己;它强调个性的发展,让人们相信反传统、反潮流的畸变可能出现更进化的、更好的结果;它让人相信人是动物的后裔,让人相信人的本性来源于动物;西方心理学进一步发展认为:人的欲望是人最本质的本性,甚至是进化出来的最好的本性,为物欲横流和伦理的败坏从科学上解除了约束,这种宣传已经充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种种这类败坏的因素渗透进现代常人社会的一切,潜在地推动了人类道德的滑坡”。(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 曹凯)
        西方科学家斯蒂芬。梅尔说“在十九世纪,科学家相信只有两种实体——物质和能量,但是当我们进入21世纪时,科学界普遍认同还有第三种实体存在,那就是信息。当我们面临生物信息的时代,一种猜疑正在兴起;我们在DNA分子中所看到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思想意志,一种智慧的产物。”
        事实上,斯蒂芬。梅尔所谓的独立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种实体——信息体”,就是佛教所说的集藏一切信息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由于科学家没有如来藏的认知,也无法用科学仪器检测到(只能以悟的方式一念感应到),所以他们虽然抛弃了进化论,却难免落入各种猜想,或者投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怀抱中。
        生命不可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若承认神创论,则会陷入无数个无法解释。比如:生命若是上帝创造,那上帝岂非毫无慈悲,让所造众生受苦受难;若上帝是纯善,善只能生善,又怎么会造出这么多邪恶?若众生是上帝所造,则众生附属于上帝所有,那么众生所造恶业也归于上帝,当由上帝承受恶果。一神教的信众不明白如来藏法义,自然不能参透生命的奥秘,故将自心如来藏的功能全推给想象中的上帝。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地球人都承认,可是到底是由谁来区分善恶?善恶的标准由谁来制定?又是谁在幂幂之中实施报应呢?有人说“是老天爷”;外国人说:“是上帝!”可问题来了,有谁见过上帝?又有谁见过老天爷?而如来藏却是千真万确,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来,无数人都亲身验证了自身如来藏的存在,净土宗叫亲见“自性弥陀”,禅宗叫做“开悟明心”。人们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的“天”也正是一切生命的本源——第八识如来藏。
     

     大千世界中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如来藏,祂没有自我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体性,就像一个无限量的CPU,将你所做的一切都录入其中,缘分一到就成结果。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祂”都清清楚楚,你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好事坏事,祂都一五一十自动记录下来,然后到了某一个时机或是今生或者来世,因缘成熟,果报现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中国人说了几千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此而来。
       精神与物质的转换无处不在,例如徐才厚,他的一念贪心(精神)为因,锒铛入狱为果(物质),精神(念头)变成物质(现实),然后他在狱中每日以泪洗面痛加忏悔,化作种子又回到他如来藏中,成为他日改邪归正的“因”,这就是有果先有因,有因必有果之理,人人如是,精神(想法)与物质(行动)的转换一刻不停,如来藏中涵藏的善恶种子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人类对于精神与物质的转换有两种认识过程,一是从社会表象,例如“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这是物质转化为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GCD凭着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精神,小米加步枪消灭了美式装备的八百万对手,奏出一曲中华民族精神化物质的高歌。二是亲身实证,来自生命的真实体验。 一个凡人若证到三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变现一百个化身(意生身),佛的五明六通更不必说,这一切都来自人人皆有的如来藏不可思议之种种功能。
       且听六祖慧能是怎么评价如来藏;“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老子赞叹说这个“道”是万物之母,“能生万物而不自知”。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价值。因为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害人如害己,”世界是一个圆,你所做的一切最后都要回到自己身上。
       既然世界是一体的,那么我们与客观世界皆为一体,因为这都是一切有情众生的共业所感,所谓“身土不二,万物与我同体同生”。这一认知使得我们自然而然爱护万物,爱护自然环境,在一体观指导下人会产生慈悲心,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别人的痛苦视作自己的痛苦,又因如来藏中“无我”,所以既无“能布施的我”也没有“所布施的对象”和“布施之物”,达到三体轮空。
什么是物质?难道看得见才叫做物质,看不见的就叫精神?那么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肉眼根本看不到,物质与精神的界限何在?大千世界一切物质都是由佛法中所说的“微尘”组成,形状是圆形的,比原子、中子、夸克还要微细。现代科学囿于观察事物的手段有限所以认知有限。
      “道”是宇宙的本体,看不见摸不着,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存在,所有的精神和物质现象都是“道”的显现,有道才有德,道为体,德为用,祂是因果文化的源头,将你所做的一切都录入其中,外缘一到就成结果。既然一切所作所为都会产生“果报”,未来依然还要自己承受,自然就会一事当前考虑后果。世上一切学说都比不上因果文化更能启发人的良知,抑制恶念,由此构成中国特色的道德伦理观,这块基石一旦抽去,伦理学就会成了一个依附于意识形态随意涂改的工具,缺乏公信力,无法约束人心,这是多年来全民道德大滑坡症结所在。
       一切物质从一切精神中来,比如原子弹,也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意识心从哪来?末那识的做意与外五尘相触,引生如来藏中含藏的意识种子流布而产生意识;精神与物质的结合才能形成世间法,才能“有用”,否则就像成了阿罗汉一样的“无余涅槃”,如来藏离开了五蕴色身,就成了百无一用的孤家寡人,既不能利人,也不能利己,废物一个要牠何用? 大乘菩萨道行者不会脑子进水,像小乘行者那样悲观厌世,一心逃离这个世界,最终走上“自了汉”绝路,断送了自己的慧命。而是看破生命后又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因为有了这个五蕴色身,才能在“五浊恶世”这个物质世界中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最后成就佛果。
       由此可见,佛家所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境由心生,境随心转”,皆以如来藏学说为基础。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反过来说,主张精神意识爲第一性,物质爲第二性;也就是主张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产物的则为唯心主义,比如“我思故我在”。依照世出世间第一义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皆为各执一端之说,经不起缜密的推理,也经不住实践的考证,早晚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因为既然精神和物质是同一主体的两种表现形式,精神和物质本是一个整体,全体物质和全体精神可以相互转化,圆融不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焉能成立?
       如来藏是如此的「平等」,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大千世界中每一个有情生命都拥有一个自己的“牠”,(植物不属于有情生命故不在此例),从微小的細菌,到大海的鲸鱼,从聪明的人类,到我们未见过的天神,每一个“牠”在体性上都平等一如,谁也不比谁高半头,或者比谁矮一分。中国古德形容牠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来藏学说在人类史上头一次举起“生命平等”这杆大旗,把人从一切思想桎梏和神权皇权奴役下解救出,实现了人性的彻底独立自由,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精神大解放。
        老子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如来藏没有自我意识,它能生万物却又不去支配万    物,从不认为自己是天下万物之主,无视自己的存在。正因如此,方称其为大。相比之下,“宗教”们不可抑制地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无论是《圣经》还是《可兰经》中满篇皆是“我是神,唯我独尊”之类的自我意识,西方文明的排他性由此而来。而中国的老子和印度的释伽牟尼却有着一样的认同“道生万物而不自知”,由此赋予了中华文明包容万物的厚德秉性。
     试问: 为什么同一个父母的子女却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是谁造就了我们的独特个性?为什么有人睡眠中能够“回忆”起前世的事情?为什么有人能够在定中看到自己的前世?如果没有如来藏中的过去生“生命密码”,人类都应当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的寿命、一样的命运,犹如生产线上的产品,何来人的千差万别?何来人的贫穷富贵?每一个人因为过去生造下的善恶业之不同,今生才会有不同命运。现在,过去,将来,就是我们的今世,前世,来世,说到底,正因为有了“牠”和其所含藏的种子,才有我们的过去和将来,否定“牠”就等于否定自我,否定生命。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无论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弟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一个为大众奉献一生的雷锋式人物,最终结果都一样,那为什么还要当好人?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岂不成了断灭论?那我们做人还有什么意义?
一般人怕死,是因为受到错误的教育,以为人死如灯灭,什么也不存在了,所以他无法割舍家人子女和世间名利,无限留恋人生,为什么佛门中人不怕死?那是因为他心里明白;人其实是死不了的,死亡既是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的一期生命开始,生命之河永无休止,生命的轮回无始无终。
        生命的秘密何在?人类无非通过两种方式求证:一者向外,从外部世界;二者向内,自内心世界,佛学属于后者。世人因为不知道如来藏学说,只能想方设法从外部世界找原因,各种宗教推测世上一定有一个无所不能的造物主,科学界千方百计从物质生命分析人类起源,缘木求剑,煮沙成饭,岂可得乎?
        在人心普遍迷茫的今天,如来藏学说尤其难能可贵;无论于反腐倡廉还是民族道德重建。歌德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道德如果没有一种神圣而超越的压倒性精神信仰作为基础,则难以战胜人的自私本性,成为人们内心的自觉意识和自律行为,这种神圣性不可能来自人为,只能“返本归真”。其实中国人有个不为人知的天然优势;那就是多数人在无数次的生命轮回中都曾与佛有缘,前世种子深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所以对于因果文化不像对一般性教育有逆反心理,只需因势利导就能收水到渠成之效,有望重塑民族道德文化,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相信因果与世俗生活并不相悖,反而能做得更好,更有爱国心,更有智慧,更超脱,因为自我意识淡薄,懂得因果,不会以权谋私,不仅仅是不敢贪,而是根本不想贪,不愿贪。反腐关键在人心,否则只能是治标而非治本。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如来藏学说让我们看到一线曙光,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只要看透欲望的本质,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自我超越,这才是真正的“国宝”;“人在做,天在看”,祂让我们对因果产生敬畏,以其无形中的道德感化力量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中自我约束,使得我们这个民族不至于成一盘散沙,唤醒十三亿人的良知,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人生观来自价值观,价值观来自于世界观,世界观来自于对“道”的认知。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罔(半疑半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一切宗教的终极追求,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推崇,不信,且看生活中与“道”有关的成语有多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头头是道;天道酬勤...... 可见“道”与中国人的缘分之深。求道、闻道、证道、行道,自利利他,超越生死,实现生命的圆满,构成一个大乘佛子的人生观。
        “我们正在向真正的思想大解放迈进,尽管还有一段时间距离,但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因为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从混乱走向平稳,从不健全到健全,从小道理发现大道理,从相对真理迈入绝对真理”。这是习大大一次精彩演说。
        什么是“绝对真理”?答案只有一个:如来藏!大千世界唯有如来藏绝对的存在,无始无终,永无生灭,相比之下,一切万物都不过是相对的存在。
        纵观全球,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但文化产品却寥寥无几;曾几何时,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说“你们不用担心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她只会为这个世界提供产品,而不会提供任何新的思想。”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华夏后人,听了这句话会不会脸红?如来藏学说将使中华民族占据全人类这一至高无上的道德高地,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精神故乡。
 


(责任编辑:无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