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华佛学网(pufo.com.cn),专业的佛学网站!
当前位置:中华佛学网>学佛正见> 正文

真正的无神论始自佛门

时间:2020-11-15 17:15 来源:未知 作者:无我 阅读:
            
 佛法认为:不管是鬼神,还是各个宗教中所说的天神、主、上帝等三界六道一切众生都是由如来藏所生,唯“心”所造,都是依因借缘而出生,所以统统都是缘起性空,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神与人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福报大些,还有些神通,尤其天神,他们比人的寿命要长久的多,他们的一天相当于人间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于是神在人们眼中就成了永恒,人的寿命短,所以容易信以为真,其实“凡有所相”的一切都属于生灭之法,神也一样,只要有生,就会有灭,就算寿命再久也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唯有祂的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既然无常,何必当真?何须拿它当做高高在上的“偶像” 顶礼膜拜?
  所谓的“神”虽有,却非“常”,亦非“真”,缘起性空,终将坏灭,所以归根结底是“无”;从这点而言,佛教称得上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完全赞同国际歌“从来就没与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当今世界,民智已开,比较文化大行其道,不妨将佛学与宗教做一比较:
A.佛门认为人除了意识妄心还有如来藏真心,宗教只承认意识心。可这个意识心却寿命不长,在昏厥、熟睡、入定以及死后就灭了,来世又是一个新的意识心,这是日常生活中只需细心观察就能得出的简单结论,如果多生多世都是一个意识心,为什么世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前世?
B.宗教有“我”,佛门无“我”;佛门三法印”诸法无我“;世间万物包括生命都在分分秒秒变化中,并没有一个永远存在的实体之“我”,而承载我们世世轮回的如来藏“真我”却没有自我意识,无论是谁,只要心中没有了“我”这个认知存在,就不会把这个“我”置于他人之上,既然无我,何来我所,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宗教有战而佛门无战之原因所在。
C、宗教有偶像,佛门无偶像;一切偶像都是人为意识产物,缘起性空而不足信,宗教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创造出,所以人们都要无条件顺从“主”的意志,而释迦牟尼只是把原本存在的生命真相告知众生,不认为自己能“创造”出任何生命;唯有宗教敢于宣称“全能”。
D、宗教以善为本,以死后升天为目的,佛门认为行善不是终极目的,万法无常,包括行善所得果报在内,升天享福也是生灭法,天福享尽后照样会下堕恶道中,跳出轮回,成就佛果,方为生命最高追求。
E、宗教不出三界,没有解脱,永处轮回,佛门则能让人身心解脱,得大自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为世间种种理论学说所迷,如理如法,身心自在,无论是小乘解脱道还是大乘解脱道,都有真实的解脱受用。
F、宗教是相对存在,并非永恒不变真理;世上一切宗教都来自人的意识心,既然意识心有生有灭,宗教同样也只能存在于一时;随着时光推移一切都会消亡,昨天的真理今天成了憀论,凡是经不起推敲的都称不上是“真实法”;如来藏不生不灭,真实存在。佛学述说生命实相,成佛后称“大圆镜智”,就像镜子一样真实反映大千世界,与实证科学精神完全一致,真实可信,讲究“实证”,容不得半点虚假,佛家把讲假话叫做“妄语”,违反者则是犯戒。
G、佛门讲因果,宗教不承认因果;因果律是大千世界的客观存在,无论承不承认祂。因果律的源头来自如来藏法义,大千世界每个有情生命都有一个如来藏,不论我们做过什么,祂都记录下来,然后到了某一个时机,或是今生或者来世,因缘成熟,果报现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因果面前,人人平等。相比之下,一切神灵心中有“我”,无论是谁,只要有“我见”,就会有我喜欢的,我不喜欢的,就有我对你错,就有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的分别,而如来藏没有分别,不管是谁,全是一样,这才是不附加任何前提的平等。
H、佛家讲平等,宗教不平等;因为任何宗教都只能有一个“老大”,不允许出现第二个,所以其他人只能无条件臣服于他,仅此一条,就决定了世上一切宗教都不可能平等;佛门主张“众生平等”,所有的生命(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甚至就连臭虫蚂蚁在无数轮回中都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每个生命的本质如来藏体性一如而无贵贱之分,中国古德称其为“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区别只是其中含藏的因果种子表现形式不同,体性平等,果报平等,不会因为你是乞丐就小瞧你,也不会因为你是帝王就隐覆你的恶业,照样“时候一到,一切就报”,这一平等观任何人类文化和宗教难以企及,在一切宗教中,人的命运不能自主,由“神”来掌控,佛门则将命运交还给每一个人,“命由心生”,路在脚下,自己的命运就在自己手里,在当下一念之中。
I、宗教“二世论”,佛家“三世论”;因为宗教认为一切生命都是造物主原创,所以不存在“前世”,而佛门不承认有个“造物主”,认为一切生命处在永远不停地轮回过程中,所以自然都会有“前世,今世,来世”,就像谁都承认有“过去,现在,将来”一个理;没有过去,哪来现在?没有现在,哪有将来?这么简单的道理偏偏有人就是不愿承认。
    那么造物主从何而来?佛经中说:“尔时薄伽梵告微末底:「汝所问者,随汝意答。断汝疑心,应当谛听。如汝所说:『自在天常,能生一切。』所生万物应同一性,悉亦是常……自在常者,生应常生,云何有时或生不生?既不常生,云何是常?以是义故,同彼所生,定是无常。”(《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这段经文里面说到,有一个外道叫微末底,他主张自在天永远不灭,「自在天常,能生一切」,是一切万物之母。佛告诉他,如果说自在天是常,能生一切万物,那么他所生的万物应该跟他一样都是常;可是我们却知道,这个万物都是无常,都变异,都会毁坏的。有的父母能生育,有的父母不能生育。所以自在天一定是无常,他所生的法也是无常。
   佛又说:“又自在天能生一切,无有慈悲。若有慈悲,应令有情悉生人天常受快乐,云何令诸有情受于八苦,生三恶趣受种种苦?若有慈悲,云何自生自立自害?”(《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这段经文意思是,如果说自在天能生一切,是没有慈悲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慈悲的话,应该让他所生的一切有情都生人天来受五欲之乐,怎么会让生命饱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八苦和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去受这些苦呢?那如果说他是有慈悲的话,怎么会说自己是出生了有情,然后又立了三恶道,害这些所出生的有情生命去受这些恶道之苦?所以佛陀说,那个自在天,如果能生一切的话,那他是没有慈悲的。
  接着佛陀又说:【若自在天是一是常,所生一切应无变易,云何异类生灭无常,五趣之中受兹不净?譬如见果即知其因,当知自在非常非一,以是当知,大自在天决定不能造作一切。】(《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这一段经文佛陀讲,假如说自在天「是一是常」,是一个又是常,那么他所生的一切应该不会变才对,为什么我们看到有六道有情一直在生灭无常呢?有人,有畜生,畜生又有种种不同的畜生,有种种的鬼道众生,在三恶道之中受种种不净的法呢?跟他自称「是一是常」完全违背。应该说,不同的人,不同类别的畜生,牠们各有不同的父母,各有不同自己所造的业因,导致说这一世才会出生为种种不同的人或是种种不同的畜生,所以天神一定不是常,一定不是一个。
   接着佛陀又说:“復次,微末底!自在造作过失如前,神我过失倍过于彼。若我是常、能造作者,此身去住应得自由,无人能害,云何号哭而惧死耶?若我是常,应能忆念过去造业受诸苦报,故于今生不应造恶。”(《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这个“神我”指的是见闻觉知意识之我,假如说这个见闻觉知的神我是常,那么这个身体应该是自在的,没有人能够加害于它的;怎么还会有人害怕死去呢?假如说这个神我是常的话,应该要能忆念过去世曾经造过什么恶业,受过什么苦果,那我这一生应该不要再造作,才不会再重复过去生所造的业、所受的苦才对啊,但是看来都不是这样嘛!
  佛又继续讲:「又我常者,即应自在捨于衰老恒受少壮,如脱故衣更着新好,云何而有老病死耶?以是当知,我非作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如果这个见闻觉知我是常的话,那应该永远都是年轻少壮,怎么会还有老病死呢?所以这个“我”绝不能出生一切。因为见闻觉知是有了这个色身才开始现起的,人在胎中四、五个月身体五根雏形现行以后,才开始有见闻觉知的;所以,怎么可能说这个见闻觉知能够造作这个色身呢?而能够出生有情的五蕴身的,就是有情生命自己本来就有的如来藏,众生皆有如来藏,就是佛理根本。但如来藏却是无我,所以不同于外道所主张的自在天或神我。
   佛陀开示说:“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说如来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说如来藏空、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等文辞章句,说名如来藏……是故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说有我相。”(《入楞伽经》卷三)
    佛对大慧菩萨说,说如来藏常,不同于外道所说的神我,因为外道所主张的神我都是以见闻觉知意识我为基础,可是这个如来藏常住心没有我执、法执,所以是空。实际意思是说这个如来藏不假因缘本来就在,所以说祂是实际。涅槃指的是说如来藏祂不生不死,本来解脱,这是如来藏的法性。不生不灭又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如来藏本来具足蕴处界诸法的法种,所以才说这些法种不生。那不灭指的是什么呢?祂能够藉众缘不断的出生五蕴十八界,所以说不灭。不生不灭指的是如来藏的功德。无相指的是什么?是指说如来藏祂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愿又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如来藏无我,所以永远没有愿求。
而外道所说的神我,是以见闻觉知为我,然后推断这个见闻觉知是不灭的,以为祂可以从过去世来到现在,再到未来世,这个神我依于此出生有情,所以说,如来藏本身绝不是外道所说的神我
见闻觉知本身不是涅槃,因为祂有生有死,祂被这个烦恼繫缚,在三界中不能自在;见闻觉知意识我本身有生有灭,五蕴出生祂才出生,五蕴坏灭了以后祂就灭了;见闻觉知本身有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就有众生相,就有寿者相,有五蕴的一期生死相;见闻觉知有愿求,要求再生到人天,要求享福。所以,这个空、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这些都不是见闻觉知的神我所能拥有的功德。所以说,如来藏祂不是一神教的上帝,也不是外道所主张的执着之神我。
   自在天、上帝、神我,都与无常变异相应,都不是法界的实相,只有在佛法中能够真实了知;原来众生皆有如来藏,而如来藏能够为众生所造作的一切的业种,都能够帮他执藏,帮他实现他的果报。这个法一切外道所不能知,只有在佛法中能够信受三宝,能够如实修学、如实实证的菩萨才能够真实了知,甚至阿罗汉都不能实证。
   如来藏祂不是因缘所生法,本然而有,真如法性不会变异,从无始劫以来,到未来成佛都是一样;所以祂没有这些外道所主张的种种过失。生命从何而来?是每个有情生命自己的如来藏所造的业种,藉着父母的因缘,四大的养分出生。
   学术研究的学者与一神教理论做了比较,认为佛教其实是“无神论”,话又说回来,如果认为佛教是无神论者,不承认有欲界天的天神,那也是误会,反而是佛教的教理本身能真实含摄欲界天的天神、鬼神,说清到底他们从何而来,佛教的教理是以实证法界实相为根本,最后能够究竟了知如来藏本身的一切功德,也就是说成佛以后圆满一切种智,最后能究竟了知三界一切法,无所不知;所以,对于三界有情的这种这个轮迴的道理,是最能究竟了知的。
   三界之中当然不能说没有地狱,没有畜生道,没有鬼神道,没有天界。因为假如只有人的话,那么一切所造的恶业就没有办法酬偿果报,因为同样都是人,那么还有什么果报的差别呢?所以,因为众生所造业的差别,必定有去酬偿这些业报的果报,异时,异地,异类,来成满不同众生的依报。
    所以,反而唯有佛教教理能够证明天神、鬼神的存在,以及天神、鬼神的因缘是什么。这些道理是佛教以外的宗教所不能清楚明白的,为什么?因为宗教譬如一神教,他们自己其实也不知道上帝在哪里,也从来没有人见到过,而我们却知道说,他们所想要找的上帝来自何处,其实是他自己的如来藏。因为他们的误解只是说他暂时不能了知,并不是表示他永远不能了知,除非他的如来藏不存在了。
   所以对于佛教而言,所谓“无神论”这顶帽子,其实不是佛教自己去戴上去的,而是由学者们在比较各种宗教后得出,有人说,你既然信佛以后那就无须祭拜祖先,也不认为这些鬼神的存在了。其实不是!反而是你信了佛学了佛以后,更加明白有可能祖先还在鬼道,那么你应该为他追福,应该为他开示,让他能够早一天离开鬼道,能够往生人间善处。因为有时祖先不知道这个道理,会过于眷恋人间的眷属;所以要为他们开示,让他们能够瞭解这个理,早一天能够离开鬼道的苦果,生在人间,然后能够有缘听闻佛法,走上身心解脱之路。
 


(责任编辑:无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内容